搜索关键词:圣经   医学   注释   科学
双击编辑文字内容
树满希

解读情感

浏览:672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6-03 分类:教育、心理学及自闭症

Veer图库126143591(1)

情感的力量

成功的小说都有一个无关题材的共同点,那就是“情感”。在这些作品中,情感是所有人物的决策、行动和言语的核心,它们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没有了情感,人物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利害关系不再存在。没有血肉支撑的情节,就像一条由无关痛痒的事件串联而成的“干涸的河床”。这样的作品自然不会有人看。

为什么?因为读者看书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得情感层面的体验。读者想要和书中的人物交心。他们不仅为读者提供娱乐。人物面临的考验,有时也能对读者的人生之路产生一定的意义。

作为“有情感的生物”,我们无时无刻不受情感的驱使。情感左右了我们的选择,决定了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也决定了我们的价值。不仅如此,情感还能促进沟通,使重要信息和信念的共享成为可能。

人们以为这样的交流基本上是通过对话进行的,但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三的沟通是非语言交流。换言之,即便我们努力自控,不把情绪表露出来,我们的肢体语言也会不断释放出某种讯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人类拥有在不交谈的情况下读取对方状态的能力。

身为作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与生俱来的技能——观察力,并将其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读者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他们并不希望作者一字一句地告诉他们人物是怎么想的,而是想亲自体验人物的情感。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必须用简明易懂又引人入胜的方法,刻画出各个登场人物的情感。

语言情感信息与非语言情感信息

台词是表现人物的想法、信念和意见的有效手段,但我们不能把所有情感体验都塞进台词里。

要巧妙表现人物的心情,就要配合台词,充分运用“非语言情感信息”。非语言情感信息可分为“外部信号(肢体语言等动作)”“精神反应(思维)”和“内部感觉(本能、生理反应)”这三项要素

所谓“外部信号”,指的是人类在体验情感时产生的身体反应。情绪越强烈,身体的反应就越剧烈,动作幅度也越不受我们的意识控制。每个人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们会用特定的方式表现自己。我们可以将各个人物的特点和五花八门的“外部信号”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通过肢体语言和举止,不受限制地表现人物的情感了。

“精神反应”是反映思维运转的窗口,与情感体验完全一致。思维不一定总是合乎逻辑的,它还会以极快的速度从一个话题跳向另一个话题。将思维用作表现情感的手法,能让读者准确把握这个人物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从思维角度描写周围的人物、场所和事件对人物视点产生的影响,能使故事变得更丰满,这也是作者明确表达观点的绝佳方式。

“内部感觉”是非语言情感信息中最强有力的反应,但我们在使用它时必须多加注意。这种生理反应(呼吸、心跳、头晕、肾上腺素飙升等)是明显且不受控制的,是引发战斗或逃跑反应的导火索。这是身体产生的本能反应,每个人都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正因为如此,读者才能在本质层面理解此类描写,真正与人物产生共鸣。

这种强烈的本能反应描写要求作者在使用它们时格外小心。要是过度依赖这种描写手法,你就会写出一部肥皂剧。而且本能反应的种类有限,写着写着,可能会一不小心写出老套的词句来。这种类型的非语言信息只需一点点就会有显著的效果,请大家务必点到即可。

保持平衡

我们很容易理解情感的力量有多大,也很容易理解情感是如何将读者和情节、人物联系起来的。难的是“如何把情感写好”。无论是什么样的场景,都要把握好情感的平衡,不能太克制,也不能太泛滥。更重要的是,你对情感的描写必须足够新鲜,足够有吸引力。有些作者会在无意中反复使用同样的情感信号。对他们而言,“新鲜”就是一大难题。

需要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时,《如何描写情感》一定会为你提供新的灵感。可是在刻画情感时,还有没有其他容易跌落的陷阱呢?在下一个章节,我们会对常见的问题进行一番梳理,并为大家介绍克服问题的小技巧。

 

文章来源:Kindle电子书《如何描写情感》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网站编辑: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