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词:圣经   医学   注释   科学
双击编辑文字内容
树满希

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患者饮食调理 多吃大蒜可有效降低总胆固醇 降糖去脂食桂皮

浏览:562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1-12 分类:美食

P-10293008-10270862(1)

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患者饮食调理

/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兴国

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呢?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是,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1克蛋白质。比如某人65千克体重,那么他每日摄入65克蛋白质是适宜的。

但如果有糖尿病、肾病则要减少摄入蛋白质(低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必须通过肾脏来滤过排泄,否则增加肾脏的负担。具体地说,当发现蛋白尿之后,每日蛋白质摄量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8克(65千克体重每天摄入蛋白质52克)如果肾病进一步发展,肾小球滤过率(GFR) 下降,血清肌酐、尿素等指标升高,则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进一步减少至每千克体重0.6克(65千克体重每天摄入蛋白质39克),此时还应补充复方a-酮酸等营养性药物,情况变得非常复杂。

每天喝奶

糖尿病患者应每天饮用奶类200~300克(毫升)。

首先,奶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所含优质蛋白、钙、维生素等都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的。奶类是钙的最好来源,不喝奶的人应增加(加倍)大豆制品的摄入量。

其次,奶类的GI很低,有益于控制餐后血糖。另有研究发现,奶类中的乳清蛋白能降低超重者餐后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体重。

一般认为,鲜牛奶(巴氏牛奶)、纯牛奶(超高温消毒奶)、低脂牛奶、脱脂牛奶、酸奶或风味酸奶、奶酪(不包括再制奶酪)、奶粉均适合糖尿病患者,但低脂或脱脂牛奶更佳。酸奶和低乳糖牛奶特别适合喝奶腹胀(乳糖不耐受)的人。而甜炼乳、牛奶饮料、再制奶酪和奶油(黄油)等奶制品则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每天吃大豆制品

大豆制品一向是健康饮食的组成部分,含有优质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钙、锌、膳食纤维、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甾醇、大豆皂苷等多种营养物质。更重要的是,大豆蛋白质对于血脂的控制较动物蛋白质更有优势,有助于预防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食谱中每天都应包括大豆制品。

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干、腐竹、素鸡、素鸡、豆豉、腐乳、豆酱等大豆制品均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不过,糖尿病肾病出现肾功能不全,需要低蛋白饮食时,,一般不推荐大豆制品。

每天吃一个或半个鸡蛋

作为鸟类或禽类传宗接代的“专利”,蛋类含有丰富的营养,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含量都很大。但是,蛋黄含有较多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害。

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应超过300毫克,而一个鸡蛋(去壳50克左右)大约含有290毫克胆固醇。。因此,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天最多吃一个鸡蛋。而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要进一步减少胆固醇摄入,最好每天只吃半个鸡蛋(或每周吃3~4个)

首选鱼虾类

鱼虾与畜禽肉类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很丰富。但一般认为,鱼虾比肉类更胜一筹,这要归功于鱼虾类所含的脂肪。

鱼虾类脂肪含量低于肉类,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鱼虾类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比肉类要少很多。鱼虾还含有两种特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和二十碳五烯酸(EPA))。DHA和EPA属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血脂异常和冠心病。很多研究发现,常吃鱼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吃动物性食物,要首选鱼虾。

“瘦”少“肥”

不同肉类,或者同一肉类的不同品种或不同部位,脂肪含量相去甚远。纯肥肉含88.6%的脂肪,精瘦肉仅有6.2%。6。因为肉类中脂肪含量主要取决于肥和瘦,所以为避免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对血脂的不良影响,吃肉要多吃瘦肉,少吃肥肉。

肉类的肥瘦大多可以根据红白颜色判断,白色部分(肥肉)越多则脂肪含量越高,红色部分(瘦肉)越多,则脂肪含量越低。脂肪含量高的,胆固醇含量也要高一些。但有些时候,只看颜色还不行,比如排骨、牛排看起来是“瘦”(红)的,但脂肪含量很高;鸡脯肉看起来是白的,但脂肪含量极低。

品尝味道也许是鉴别肥和瘦的更好方法,因为脂肪有强烈的香味,且质地软嫩。凡是多汁的、味香的、柔嫩的,基本上都是高脂肪肉类,如排骨、五花肉、肥瘦肉、肥牛、肥羊、带皮鸡翅、肥鹅、肥鸭等;凡是肉老的、发柴的、少汁的、香味不足的,基本上都是低脂肪肉类,如鸡胸脯肉、兔肉、牛里脊、精瘦肉等。由此不难看出,人们喜欢吃的往往是高脂肪的肥肉。

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吃肉蛋奶吗

如前所述,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时,要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若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加重,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上升,就应实施低蛋白饮食,以减轻对肾脏的负担。不过,如果由此认为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再也不能吃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那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选择低蛋白时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也就是要吃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这主要是为了满足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要,并尽量减少糖尿病患者体内蛋白质分解。

既要低蛋白饮食,又要吃鱼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这看上去有点儿自相矛盾,要实现这一饮食原则,就要用小麦淀粉、藕粉、粉条等蛋白质含量极少(1%左右)的食物代替一部分主食(蛋白质10%)。此外,还要避免豆类,包括杂豆类和大豆制品。这样“省”下来的蛋白质由鱼肉蛋奶来补充。

在这种情况下,具体数量的计算比较复杂,建议读者咨询专业营养师。

 

免责声明:此文是我的读书记录,内容只是参考。

 

(文章来源:《饮食科学》202212)

(图片来源:觅知网)

 

多吃大蒜可有效降低总胆固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团队新近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食品科学与营养学评论》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低剂量摄入大蒜可有效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和炎症标志物水平。

此前相关研究报道,大蒜有抗血脂、抗高血压、抗甘油三酯等特性。然而,对于大蒜是否真能降低血脂水平,业界仍然有争议。王慧教授团队从血脂、肝功能、血压和炎症指数4个方面,对1333名受试者(752名摄入大蒜补充剂581名摄入安慰剂)的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摄入大蒜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低剂量和长期干预(大于90天)效果更为显著。此外,研究还发现,摄取大蒜可显著降低炎症指标IL-6和TNF-α的水平。

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为基于大蒜的心血管病饮食防治策略提供了方法学上的指引和建议。(卫文/供稿)

降糖去脂食桂皮

主任医师 张泽峰(河北黄骅 061108)

桂皮一名天竺桂,别称“阴香“,属樟科肉桂的一种,是一味贵重的中药。桂皮作为肴佐料,亦由来已久。桂皮的香味主要来于桂皮醛(占65%~75%),其他如丁香酚、蒎烯等成分也具有一定的香味,烹调中常将桂皮用于卤菜、烧菜等菜肴中。《礼记》即有“姜桂以为芬芳”的记载。肉理粗虚如木而肉少味薄者,名曰木桂,俗作为肉食调味品的即此类。

桂皮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温中补阳,除积冷、行血脉,还可以增加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金代张元素谓桂皮“味辛甘,气微热,气味俱薄,体轻而上行”,因此宜用为头目发散药。《神农本草经》载肉桂“主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桂皮含挥发油、有机酸等。主要功用为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气胀。适宜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腰膝酸软、风湿疼痛、虚寒、阳衰滑精、上热下寒等病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其饮食中加入一些桂皮,他们的病情会得到改善。

有研究人员对60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对比试验,要求这些受试者在每天的饮食中加1克、3克或6克的桂皮或面粉胶囊。40天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受试者体内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那些服用桂皮粉的患者体内的血糖、胆固醇以及血脂均见明显下降,降幅最高可达30%。而那些服用面粉胶囊的患者体内的这些指标没有发生变化。

桂皮不能大量食用,因为多食后会产生一定的毒性。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每天食用1克左右的桂皮,即可帮助糖尿病患者稳定病情,防止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在他们佐餐的粥中、菜肴中或汤中加适量的桂皮粉,也可用桂皮煮水,取桂皮水沏茶饮之。

此外,取桂皮3克左右,红糖12克,水煎温服,可治疗妇女产后腹痛;取桂皮6克,山楂肉9克,红糖50克,月经来潮前水煎,分2次温服,可治经前小腹胀痛;取桂皮3克,研细末,一日2次分服,温开水送下,可治胃气寒痛;取狗肉500克,桂皮3克,加入调味料将狗肉炖烂食之,具有温肾壮阳、补脾暖中活血通脉的功效;取羊肉500克,桂皮3克,加入适量的调料将羊肉炖烂食之,具有温肾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免责声明:此文是我的读书记录,内容只是参考。

 

(文章来源:《家庭医学》202211)

(图片来源:觅知网)

(网站编辑: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