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词:圣经   医学   注释   科学
双击编辑文字内容
树满希

买了重疾险,得大病为何不赔

浏览:503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6-18 分类:保险
6193b410355c75611

本刊记者/王若兰

“天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生大病!”

家中一旦有人得了癌症等大病,高昂的医药费就像一座大山,压垮整个家庭。

为了避免这样的惨剧,很多人会买个重大疾病险(以下简称重疾险)傍身,可真得大病了,却被保险公司拒赔,这是为何?

最常见的原因是,投保时没有仔细看健康告知、等待期、理赔方式等信息。

1带病投保,一般不赔

很多重疾险都要求:既往症不赔。

有些人心怀侥幸,明明患有合同里列出的重大疾病,却隐瞒不报。保险公司核保时,会调取他们的就医、体检记录,如果发现其投保前早已得病,就会拒赔。

有些人不解:自己以前也没得那些重大疾病,怎么不赔?

但其实,他们投保时隐瞒了其他疾病:比如,患有肝炎、肾炎,却觉得跟重大疾病不相关,不需要告知保险公司。

这完全错了!肝炎可发展为肝癌,肾炎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这类患者如果想买重疾险,保险公司会特别谨慎。

贴士:尽量选择健康告知宽松的

健康告知一定要如实回答,不能撒谎。否则,即使签订了保险合同,日后查出合同保障范围内的疾病,保险公司也可以不予赔付,保费往往也不予退还。

另外,最好选择“既往症也赔”的重疾险。即使是在投保前就出现疾病征兆,甚至已确诊,保险公司也会赔付。

2得了大病,却不属于“重疾”,不赔

中风、肿瘤、心梗……很多人会觉得,这些妥妥都是重大疾病。但在保险业,对“重疾”有自己的定义。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将“重疾”定义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

有的重疾险产品就是依据这一规范,有的产品则在其基础上,补充其他疾病。

根据该规范,有些大病要严重到一定程度,才算“重疾”。

比如中风,得出现后遗症,且有永久性的功能丧失;部分早期恶性肿瘤也不算。

有些大病要实施特定的治疗手段,才算“重疾”。

比如严重慢性肾衰竭,需规律进行透析治疗;做冠状动脉搭桥术,须切开心包才算。

还有些大病是自己“作”出来的,不算“重疾”。

比如有人酗酒或滥用药物,导致严重慢性肝衰竭,保险公司可不予理赔。

贴士:一定要认真看赔偿条件

如果发现重疾险合同中,只能保一些非常严重的大病,赔付条件苛刻,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就得谨慎考虑。

3等待期得病,不赔

重疾险的合同,大多都设置了等待期,短则60天、90天,长则180天甚至一年。

所谓的等待期,就是在此期间,如果发生了符合理赔条件的疾病、意外,保险都不赔。这主要是保险公司为了避免人们骗保而设定的。

贴士:等待期越短越好

等待期短,购买保险后短期内得病,也能获得赔付

4 遗传性疾病,不赔

很多重疾险合同中,都有一项“责任免除”条款:遗传性疾病不予赔付。

2019年就有案例:在河南开封,54岁的杜女士购买了重疾险,后来查出慢性肾功能衰竭,每周都要进行血液透析。按理说,很符合“重疾”的标准。

但杜女士的诊断书上写着“多囊肾”,这是遗传性疾病,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保险公司因此拒绝理赔。

Q&A

Q:出现上述四种情况,就一定不能获得理赔吗?

A:未必。如果投保人能证明保险公司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未说明重疾险的保障范围、免责条款等,甚至业务员误导、代签字,也有机会获得理赔。

Q:买多份重疾险,可重复理赔吗?

A:多份重疾险并不会冲突,只要满足相关的理赔条件,就可以重复理赔。

普通家庭,更推荐买“消费型重疾险”

市面上的重疾险,大致可分为三种。

不管哪一种,一般建议大家在30岁之前买,如果到55岁以上再买,保费会更高,甚至被拒保,最好提前规划。

•消费型重疾险

一般只保生病,不保身故。如果保险期内没有生大病,保费不退还。百元左右就能保一年,保额高达好几十万。

点评:最适合普通家庭。虽然不能带来额外收益,但价格便宜,又能分担巨额医药费。

•返还型重疾险

被保险人得大病或不幸去世,保险公司都会赔付。如果被保险人存活到一定年龄,如八九十岁,保险公司会逐年返还所交的保费或保额。

点评:保费昂贵,适合闲钱比较多的家庭。如果想早点返还,得多交保费。

•分红型重疾险

在返还型重疾险的基础上,增加了“分红”这一项。

点评:在保费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红型重疾险返还的钱,会比返还型的更多,但保费也更贵。(编辑:凌茜雯)

 

免责声明:此文是我的读书记录,内容只是参考。

(文章来源:《家庭医药202306

(图片来源:熊猫办公

(网站编辑: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