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浩范青禄 华清泉 黄杰 谢颂平
作者单位: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
通信作者:谢颂平,Email:songping0428@126.com
[摘要]食管化学烧伤后瘢痕狭窄是常见且复杂的临床问题;依据Zargar分级标准,Ⅲ度烧伤病人中约90%、Ⅱ度烧伤病人中15%~30%会发展为食管或幽门狭窄。根据食管狭窄状况制订个性化治疗策略尤为重要。本文聚焦于食管化学烧伤后食管重建时吻合口位置的选择,并总结了围术期间术前评估以及手术时机。总体而言,食管化学烧伤后食管瘢痕狭窄的治疗策略强调个性化治疗,应充分考虑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范围,并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食管化学烧伤;狭窄;上消化道重建;吻合位置
化学烧伤导致的食管瘢痕狭窄临床较为常见。根据Zargar食管损伤分级标准,约有90%的Ⅲ度烧伤病人、15%~30%的Ⅱ度烧伤病人会发展成为食管狭窄、甚至幽门狭窄[1⁃2]。治疗方法的制定应依据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范围,轻度狭窄者可采用食管球囊扩张改善症状,严重狭窄或经反复扩张治疗无效者仍需通过消化道重建手术。结肠、胃、空肠均有报道用于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上消化道重建,结肠是最常用的替代器官。手术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食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特别是狭窄广泛累及下咽部和(或)合并幽门狭窄时,处理尤为慎重,选择恰当的吻合位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一、手术时机
我们主张在食管化烧伤6个月后行食管重建术[3]。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在病人烧伤初期即行下段食管切除并胃食管吻合,解决早期出现的下段食管狭窄问题,残余食管在手术后半年内逐渐形成瘢痕性狭窄,再次出现吞咽困难。腐蚀损伤2~3周后食管创面开始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肉芽组织长入,胶原聚集,瘢痕挛缩,结缔组织增生,继之瘢痕收缩而产生食管狭窄。瘢痕继续发展到烧伤后6个月病理变化即趋于稳定。
二、术前检查
除常规的术前检查外,要充分结合纤维喉镜、电子胃镜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仔细判断食管的狭窄部位、长度,是否合并有咽、胃的瘢痕狭窄,但也存在食管狭窄严重不能评估胃是否存在狭窄情况,需术中仔细探查(应注意胃可能从外部完全正常,没有扩张,但有幽门狭窄的可能)。如有食管穿孔或置放支架的病史,需要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三、颈部吻合
化学烧伤导致颈段食管狭窄的同时,可能伴有梨状窝、喉咽的狭窄,颈部重建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颈部吻合口部位的选择。
1.颈段食管吻合:颈段食管狭窄,有时颈段食管呈环形狭窄,尤其是食管入口因生理狭窄导致黏膜组织损伤严重。化学烧伤食管壁的破坏范围往往高于X线或胃镜所示的范围;应在术中仔细探查,在高位狭窄上方进行吻合,否则手术仍不能改善狭窄所致梗阻。在狭窄上方选择黏膜基本健康、管壁柔软的正常食管部分进行吻合。颈段食管距离足够时,可采用25号圆形吻合器行食管⁃结肠端侧吻合。正常食管较短时,可在结肠侧壁取与食管管径相同的切口,采用食管⁃结肠端侧吻合。采用宽边一层吻合的方法,避免因结肠黏膜冗长不利于吻合。
2.梨状窝吻合:颈段食管整段狭窄或食管起始部狭窄,而纤维喉镜检查双侧或一侧梨状窝正常,选择正常梨状窝作为吻合口部位[4]。采用健侧胸锁乳突肌内缘切口,上至乳突下缘,下至胸骨上切迹,切断颈前肌群,游离同侧甲状腺,注意保护喉上及喉返神经,将甲状腺向另一侧牵拉,切除部分甲状软骨板,解剖显露健侧梨状窝黏膜,并作斜形切口;在结肠侧壁取与食管管径相同的切口,采用食管⁃结肠端侧吻合,尽量增大吻合口径。采用宽边一层吻合的方法,避免因结肠黏膜冗长不利于吻合。同时,术中尽量降低移植结肠与喉咽吻合口位置,不要超过喉上口的水平,有利于食物快速进入移植肠腔内,避免呛咳或误吸现象的发生,否则应上提喉体固定于舌骨。
3.喉吻合:食管化学烧伤并伴有喉的损伤,导致喉功能不能保留,可以行喉结肠吻合。颈部取弧形切口,解剖游离气管上段和喉,离断气管,更换气管插管后,剔除残余的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利用保留的喉、气管黏膜和软骨膜支撑喉腔,将结肠端与喉腔气管黏膜行端端宽边一层吻合[5]。切除喉时,注意保护喉上动脉,保证充足的血供,尽量保留喉所属软骨的软骨膜,妥善保护并尽量保留环咽肌、咽下缩肌及咽部周围组织,有利于术后吞咽功能的快速恢复。
4.口底吻合:对于会厌烧伤挛缩、喉及声门狭窄(术前多有气管造口)、咽及梨状窝闭锁,需进行全喉切除。吻合的关键在于应充分保留口咽和喉咽的黏膜延续性,便于黏膜修剪缝合缩小口径后行结肠⁃口底端端吻合。如果采用的为回肠,口底和回肠的口径不一致,回肠可取椭圆形剪开,增大断端面积。因长期禁食导致维持复杂吞咽功能的相关组成肌肉群的萎缩、肌肉薄弱,术中应避免盲目钳夹或剪断,妥善保护并尽量保留环咽肌、咽下缩肌及咽部周围组织,否则不利于吞咽功能的快速恢复,甚至会造成顽固性吞咽困难、误咽或呛咳现象的发生。
四、腹部吻合
消化道烧伤部位往往位于食管,但部分病人因酸性腐蚀液体导致胃的损伤,如胃坏死穿孔。或幽门括约肌痉挛导致胃窦部受损较重,形成孤立性幽门瘢痕性狭窄,发生率约10%~37.5%[6⁃7]。根据是否合并胃的损伤,上消化道重建腹部吻合口位置的选择分为以下3种情况:(1)如胃镜检查未发现合并有胃的腐蚀损伤,可直接将移植结肠与胃前壁吻合。(2)合并有幽门瘢痕性狭窄,仍然将胃作为上消化道的组成部分,采用移植结肠⁃胃吻合、胃⁃空肠吻合解决此类梗阻。可先行胃后壁⁃空肠25号圆形吻合器侧侧吻合,再行结肠⁃胃29号吻合器侧侧吻合。要注意胃壁因烧伤增厚,选择可调吻合厚度的吻合器,避免组织压榨甚至切割;同时要考虑避免结肠冗长现象出现。(3)如合并有胃体受损严重,整个胃出现狭窄,可将胃旷置,直接行结肠⁃空肠吻合。
五、总结
化学烧伤导致的食管瘢痕狭窄的上消化道重建,需依据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等特性制定个性化策略。手术时机以烧伤后6个月为宜,此时瘢痕病理变化趋于稳定。术前需借助纤维喉镜、电子胃镜、上消化道碘水造影等检查,判断食管及咽、胃的狭窄状况。在吻合位置选择上,颈部吻合依据颈段食管、梨状窝、喉及口底的不同损伤情况而定;腹部吻合则根据胃的损伤程度,尤其是否存在幽门狭窄,分别采取结肠与胃或空肠直接吻合的方式,必要时则需增加胃⁃空肠吻合。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有望实现消化道重建的最佳效果,改善食管化学烧伤病人的预后及术后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24-02-20)
(本文编辑:瞿娟彭波)
免责声明:此文是我的读书记录,内容只是参考。
(文章来源:《临床外科杂志》2025年2月第33卷第2期)